节气专稿丨陈耀辉:立秋
时间:2024-08-07 19:57|来源:诗逸长白|编辑:王妍松|点击:次
立秋
陈耀辉
“乳鸦啼散玉屏空,一枕新凉一扇风。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叶月明中”。北宋诗人刘翰的《立秋》,把人们在夏秋交替时节对物候变化的感知描述得细致入微。
譬如长春的夏末秋初,树木一年比一年繁茂,生机饱满的枝叶仿佛浸透了油膏,河流在青草映衬下碧波荡漾,白云满天,浓荫遍地,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喜气。几场大雨过后,仿佛有自然之手,执着画笔,悬而未落在北方的分野,蓄满了势和意蕴,丰姿炫彩尚未铺展开来,这天上地下,就已经透出似乎可以碰触的、沁人心脾的清凉。
立秋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,时间通常在农历七月初一前后(阳历8月7——9日)。“立”是开始之意,立秋是由夏到秋的一个重要时空分界点。此时,太阳到达黄经135度,北斗星指向西南方。古代的《历书》上说:“斗指西南维为立秋,阴意出地始杀万物。”
从字面来看,“秋”字由禾与火组成,表示禾谷成熟的意思,立秋也就意味着谷物开始丰稔饱满,草木开始结果打籽,收获的季节眼看着就要到了。农谚上说:“立秋十八日,寸草皆结籽”。立秋以后,中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,晚稻移栽,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。立秋与立春、立夏、立冬并称“四立”,也是古时“四时八节”之一。
中国的很多地区,节气上的“立秋”并不代表真正走进秋天。气象学家认为,只有“连续五天日均气温低于22℃的地区方可断为入秋。”从这个标准看,中国相当多的地区正式入秋的时间,要晚于立秋一两个月。
在北方人的心目中,立秋几乎是最应节气的。似乎立秋一到,气候立马就发生变化。“我就说嘛,突然感觉天凉了。”其实还是以感觉为主。
当然这种变化也是渐进的,尽管天气开始转凉,但立秋仍是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,而且此时还未出伏,后面还有一个处暑节气,每年的大热三伏天也在立秋之后。所以尽管早晚天气凉爽,午间仍然十分炎热,所以有“秋老虎”之称。正如俗语所说“立秋早晚凉,中午汗湿裳”。这种天气十分有利于庄稼晒米成熟,不断增大的昼夜温差也使东北的稻谷更有口感,更富营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