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日专稿 | 陈耀辉:今又重阳
一年一度秋风劲。
几番风雨,清凉了炎炎夏日,开阔了蓝蓝天宇,为我们送来了果实斑斓草木缤纷的深秋。岁岁重阳,转眼又是。
有人问,毛泽东《采桑子·重阳》这首词里面,“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”这种说法有道理吗?其实答案就在眼前:“寥廓江天万里霜。”每一篇好作品,都是逻辑谨严文本自足的,有立论,就会给出依据。这些依据就巧妙地隐含在字里行间,所以好诗词需要反复吟咏。只要读者平心静气,读书百遍其义自见。春光是热闹的,秋色是肃穆的,所以不相似。视野的广远,事物的丰硕,毕竟以秋为胜。看到“霜”就想到凄清惨淡,这是常人的感触。高瞻远瞩,从霜天寥廓之中看到天地之大美,这是伟人的视角。
我们读书思考,就是为了获得前贤的经验,领略他们精神世界奇伟瑰丽的景观,用高远的视角看世界,看人生,看自我。阅读诗词亦是如此,逢年过节亦是如此。这就是文化的精髓,这就是古人的风神。
一.
正如一座山承载着千万年风景,一个重阳佳节,就像《山海经》里的珠树,缀满了中华文明璀璨的瑰宝。
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,它的起源,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期。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,在农耕文明中,“农事”就是天下大事。季节的转换,寒暑的更替,往往成为以国家为主体的祭祀、政治、管理等事务的节点。毕竟靠天吃饭的时代,即便是“休息”的含义,也与生产力空前提高的现代社会有所不同。所谓时令,既是自然界的指令,也是国家的政令。在那种生活条件下,一时一个令,也是理所当然的。
据《吕氏春秋》记载,早在先秦时代,即有九月秋收之时祭飨天帝、召集百官、通告入室避寒、筹备存储过冬等活动。
这就好比有事业在身的人,任何行动,都要有计划、有准备,顺利完成任务,及时地降低损害。要知道上古时代并不能像今天一样,能够预报季节天气、能够清楚地应对四季。天文历法基本上就是唯一的参照,唯有国家所属的专职部门,才有能力行驶观察星辰运行岁时变化的职能。这种情况下,更容易出现上令下行、蔚然成风的情势。因此古代那些规模较大影响很广的时令节日,无论起源于何时,毕定肇始于朝廷。
重阳节也不例外,按照上古历书《夏小正》上的记载,“九月内火”,亦即大火星退隐,标志着草木开始凋谢,寒霜即将来临。在这个时间段,政令所能送达的地域,天下间形形色色的人,就会一起行动起来,告别翠绿,欢迎金黄,抵御雪白。这样的行动,又受到解说天道的周易哲学的影响,逐渐被规定为一个清晰明确的时间节点。这一天,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节日。
到了汉代,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起来。按照汉代儒学家、科学家刘歆编著的《西京杂记》中的说法,高祖刘邦的戚夫人遭吕后所害,她的侍女贾氏被驱逐出宫,嫁给了贫民为妻。贾氏把宫廷里的重阳礼仪带到了民间。贾氏告诉人们:在皇宫中,每年九月初九,都要佩茱萸、食篷饵、饮菊花酒,以求长寿。重阳节的风俗,从此在民间开始流传。
“重阳节”的名称见于记载,是在三国时代的曹丕《九日与钟繇书》,这封书信中有“岁往月来,忽复九月九日。九为阳数,而日月并应,俗嘉其名,以为宜于长久,故以享宴高会。”嘉其名,九九重阳就被确定下来了。享宴高会,就完全是欢度佳节的意味了,名正言顺。
可爱的汉朝人,闷声吃大餐那么多年。
二.
三国之后,在东晋出现了一位影响中国文化1500多年的高士,他就是伟大的田园诗鼻祖陶渊明先生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“此中有真意,欲辨已忘言”,这是他的名句,也是他的风范,千年以来令人心驰神往的既清高又温润的绝世风采。然而渊明先生的最爱,并不是写诗,他最喜爱的是菊与酒。且看他在《九日闲居》诗序中说的:“余闲居,爱重九之名。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,空服九华,寄怀于言”。这里同时提到了重九、菊花、酒。宋代的周敦颐在他的传世杰作《爱莲说》中,刚开头就来了这么一句:“晋陶渊明独爱菊。”这意味着什么呢?这等于是说,在周敦颐的心目中,菊属于陶渊明一个人的爱,甚或超越晋代乃至之前的时代。
回头再忖度魏文帝曹丕的言论,就能推测到陶渊明“爱重九之名”以及他爱菊爱酒的缘由。“享宴高会”,是他身体虽然离开,心还没有忘怀的上流社会的文化生活,以及上溯到远古的士君子理想中的政治氛围。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,菊与酒,是他隐居田园心怀天下时候,可以兼得的两样事物。陶渊明心中的这个天下,可不是他所逃避的那个官场。在进退两难的人生境遇中,酒文化给了人难得的糊涂,菊文化给了人可贵的真切。文化与现实,有时候形影不离,有时候却不在一个次元。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季秋之月,鞠有黄华。”“鞠”是“菊”的通假字。古人喜欢在重阳日佩戴应季的菊花,并且赏菊、饮菊花酒。屈原在《离骚》中说:“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西餐秋菊之落英。”菊花是我国古人培育出来的独特花卉,它在深秋九月草木枯黄的时候傲霜怒放,清香幽韵,人见人爱。汉代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”。晋代葛洪在《抱朴子》中更明确记载,南阳某人因为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。傅玄在《菊赋》中说,菊花“服之者长寿,食之者通神”。故而菊花又叫“长寿花”、“延龄客”。早在汉代,就已经有了菊花酒。《西京杂记》:“菊花舒时,并采茎叶,杂黍米酿之,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,就饮焉,故谓之菊花酒”。宫中的皇后妃子们都称之为“长寿酒”,当作滋补药品,相互馈赠。梁简文帝《采菊篇》诗曰:“相呼提筐采菊珠,朝起露湿沾罗懦”。说的就是采菊酿酒的事。明代高濂的《遵生八笺》中也有关于菊花酒的记载。可见在差不多两千年间,菊花酒一直是古人的健身饮料。
菊花酒的制作,主要是以浸泡为主,即便是在酿酒过程中加入菊花,因为不含有糖分,菊花也是无法参与发酵的。可见古代菊花酒的制作,与今天的养生药酒炮制方法大同小异。
在古人的知识层面,菊花神秘而时尚,具有极高的药用与营养价值,又是高雅纯洁的精神象征,可以内服外用,补给生命之能量。
直至当代,赏菊仍然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风俗。从国庆节到元旦,以重阳为节点,全国各地的公园、园林,都会举办大规模的菊展,供市民观赏。
古时候,官宦人家或城乡富豪有在重阳节举办菊花展的雅兴。《燕京岁时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九花者,菊花也。每届重阳,富贵之家,以九花数百盆,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轾,望之若山,曰‘九花山子’。四面堆积者,曰‘九花塔’。”壮观的场面,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与文化的繁荣。
三.
从古至今,文化始终影响着时尚,引导着生活的方向。对于重阳节来说,唐代是个重要的时间坐标。因为正是在唐代,九月初九被正式确定为重阳节。所以严格来说,重阳节是从唐代开始的。唐代以前,是有这个日子,也有一些活动,但是没有这个节日。
“九日未成旬,重阳即此晨。登高寻故事,载酒访幽人。落帽恣欢饮,授衣同试新。茱萸正可佩,折取寄情亲。”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九日》这首五律,生动地为我们定格了重阳佳节的盛唐风情。
唐代的诗人群体空前地庞大,堪称世界奇观。关于重阳节的诗也数不胜数。但是要论影响之广大,应该首推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。全诗不长,就四句话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一千多年前的诗,现在读起来仍然这样朴实亲切,句句说到人的心坎里。可以说,一千多年来,所有出门在外又有点文化的中国人,每到重阳佳节,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首诗,被它勾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。
茱萸是重阳节的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。每到重阳佳节这一天,民间流行在头上、房上、床头、井边遍插茱萸,妥妥的驱灾辟邪。茱萸,又叫越椒,是一种中草药,果实秋后成熟,呈紫红色,深秋成熟,绿叶红果,非常好看。燃熏后可以避虫咬。《本草纲目》说,茱萸气味辛辣芳香,性温热,可以治寒驱毒。这都是实际效用,只是在传说中,它的作用被夸大了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宋元之后,佩戴茱萸的习俗逐渐淡化了,这也是今天我们很难见到这一袅娜风情的原因。这说明重阳风俗的重心开始逐渐转移,从避邪消灾,转向祈福延寿,再转向纯粹的娱乐。
唐代已经有了医圣孙思邈,难道唐人不知道佩戴茱萸不起啥作用吗?仔细思量其中的原因,我倒是觉得,古人未必不知情,古人也未必很在意茱萸辟邪的作用有多大,关键的还是重阳这个节令应有的“规矩”。过节就得像个过节的样子,缺了一样感觉上就不正规了,就像现代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一样,未能免俗吧。
关于重阳节与茱萸,有这样一个传说:汝南有一个叫桓景的年轻人,跟随修仙得道的高人费长房游学多年。重阳将近的一天,长房对桓景说:‘九月九日,你家中将有灾祸,你应该马上回去,让家里人都用绛红色的丝绸做口袋,里面装上茱萸,系在胳膊上,登上高处,饮菊花酒,这样就可以躲过灾祸。’桓景按照长房的嘱咐,全家佩戴茱萸锦囊登到了山上。晚上回家的时候,看见留在家里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了。
这个离奇的故事出自梁朝吴均的《续齐谐记》。吴均认为,现在世人九月九日登高饮酒,女人带茱萸囊,差不多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。
这是关于重阳节来历的又一种说法。情节有点玄,显然属于虚构。可是对于重阳节躲灾的人来说,灾祸本来就是虚构的,是自己吓唬自己。为了使自己的荒唐举动具有合理性,人们宁愿相信这个传说是真的。这不是愚昧,而是有更深刻的心理学原因。人们总是愿意相信对自己有利的事情,拿着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,这是心理学规律。所以我们的古人相信辟邪的传说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辟邪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。仔细分析很有意思。从逻辑上说,既然命里注定有灾祸,当然就无法回避,只能承受。可是我们的先人不这样想。他们既承认灾祸临头,同时又相信可以靠自己的努力,采取某种行动,将命定的灾祸化解破除。这是中国人理性精神和伟大智慧的表现,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异其趣。
吴均讲的故事,像是专门为重阳节“量身定做”的。其中包括了重阳节所有重要的文化符号,这就是:登高,插茱萸,赏菊花,饮菊花酒。这四个文化元素,尤其是登高,是千百年来除了祭祖敬老之外,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重阳文化情结。
四.
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古人过重阳,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登高,登山临水,感念天地之悠悠。登高的最初目的是躲避疫病,然而令发起人始料未及的是,重阳登高这一全民运动,最终却成就了远眺、思亲、怀旧、催生美丽传说与传世诗文这样的结果。
千百年来,汉族官民无分男女老幼,一到九月初九便成群结队地去爬山登高,场面肯定很壮观。登到山顶,极目远望,天高云淡,风清气爽,肯定是心旷神怡,宠辱偕忘。接下来,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,来个野餐,喝杯菊花酒,此乐何极?虽然来时是为了避灾,可是酒杯一端,诗兴大发,早把灾祸丢到九霄云外了。更何况古代仕女,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,平日里都难得出门。只有三月初三可以出门“踏青”,再就是九月初九可以登高,又称“辞青”,这样好玩的机会怎能轻易放过?所以古代重阳节的盛况,欢欣与绚丽,可想而知。
今人虽然不相信登高辟邪的传说,但是仍然乐此不疲。原因就在于,登高作为一种文化现象,具有很大的包容性。其文化含义很丰富,并不仅仅局限于旧俗。比如登高有进取向上的意思,俗话说“人往高处走”,谁不喜欢?尤其是老年人更想登高,因为“高”有高寿的意思,暗示“登高”可以长寿。再说登高也确实可以锻炼身体,可以极目远眺,享受美景,呼吸清新空气,又何乐而不为呢?
受限于时间和体力,近处无山可登,可以登城楼,登高台。实在无高可登,还可以宅在家里,制做重阳花糕慢慢享用,以示登高(糕)祈福之意。重阳节的花糕用粳米制成,讲究一些的重阳花糕要做成九层,像宝塔一样,上面还做两只小羊,以符合重阳(羊)之义。吃花糕过重阳,想来也不错,坐在家里“登高”,既饱了口福,又不怕堵车。
宋代诗人潘大临,有一句著名的没写完的诗:“满城风雨近重阳”。只此一句,流传千古。他在为此答复友人的书信中又说了一句名言:“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。”我们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:饮酒、赏菊、登高、插茱萸等等,是重阳节的重要元素,而这些元素的总和,如此的内容,如此的声色光影,归纳在一起,只有一个结论:诗意。自盛唐以来,九月九日,就是诗的节日。
重阳也是适宜读诗的日子。腹有诗书气自华,而诗书里面又有什么呢?读陶渊明的诗,读王维孟浩然的诗,读李白杜甫的诗,遥想“秋菊盈园,而持醪靡由”,玩味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吟诵“人生易老天难老,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战地黄花分外香”,与先贤的心,钟鼓和鸣,问答回应,就能够让我们的心灵,步入作者所发现所领略的苍茫寥廓、神奇绚丽的意境。这就是汲取,这就是继承,因为这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峰。
文章作者: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、副主席 陈耀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