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每周科普】科技都这么发达了,“晕船”这事儿有办法解决了不?
2022年,一位脱口秀新人“毛豆”走入了大众视野。毛豆是一位曾在海军服役8年的炊事老兵,他自称是“乘风破浪的厨子”,在舞台上分享了当兵和出海的经历,表演视频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。
其中有一个关于“晕船”的段子是这样的:
我第一次去(亚丁湾)护航的时候还是新兵,我的战友们也教了我很多晕船的小妙招。第一次晕船,他们教我拿生姜擦胸口的穴位,说好使;第二次他们教我拿洋葱擦太阳穴,告诉我要是再不好使,可以嘴里含一颗大料;第三次晕船我都不敢跟他们讲了,我感觉他们马上要起锅烧油了。
创作喜剧的人常说:喜剧的内核是悲剧。的确,这个让退役老兵毛豆圈粉无数的段子,正是很多海军新兵都经历过的痛苦:曾梦想仗剑走天涯,奈何晕船让你床上趴。
想象一下,当你穿上帅气的浪花白军装,收拾好行囊,准备去迎接大海,海风轻轻地吹,海浪轻轻地摇,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……晕船了。
怎么办?人为什么会晕船?科技都这么发达了,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不晕船?
为什么会晕船?
晕船的英文是“sea sickness”,虽然有“sea”,但其实和海没有什么关系,你并不是看到海才晕的。它和生活中常见的晕车、晕机和晕3D一样,都属于“motion sickness”,学名叫晕动症。
出过海的人,大都知道一首“晕船十字歌”:一言不发,二目无神,三餐不进,四肢无力,五脏翻腾,六神无主,七上八下,九(久)卧不起,十分难受——
这首“十字歌”描述的就是典型的晕动症状,这些症状来自前庭系统感受、本体感受和视觉感受的不协调,换句话说,人体不同部位反馈给大脑的信息不一致。
当人在主动运动时,比如,行走或跑步时,来自三方的信息通常一致,大脑也会根据接收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指令,比如继续行走或继续跑,会发出指令,指挥我们的身体做出相应的动作。
但是,当人在被动运动时,这三方的反馈信息就可能出现冲突,进而引发晕动症状。比如,人坐在风浪中的船上,如果前庭系统较为敏感,便能迅速感受到运动并报告大脑:“位置发生变化,是否做出反应?”但此时,身体和船是同步摇晃的,所以眼睛看到的景象相对静止,或者摇晃并不是太猛烈,眼睛报告大脑:“相信我,身体正保持静止状态的!”在这种冲突下,人就容易出现晕动症状。